世界候鳥日于2006年發起,定于每年五月和十月的第二個周六,旨在加強公眾對于保護候鳥和全球候鳥棲息地的認識。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狀況和趨勢的最準確的表征之一,許多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生長著眾多瀕危動植物種,候鳥在每年循環往復的遷徙過程中穿越凍土地帶和熱帶廣泛地區,通過保護候鳥和它們的生存環境,人類就能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。
近年來,世界各地的候鳥受到棲息地喪失、非法捕獵、中毒、污染以及與人造物體碰撞的威脅。氣候變化給候鳥帶來了額外的壓力,對它們繁殖的棲息地產生了不利影響。氣候變化還影響了鳥類的年度活動,影響了遷徙和繁殖的時間,并造成了食物供應不足。光污染是候鳥面臨的新威脅,光污染會使夜間飛行的鳥類失去方向感,導致它們與建筑物相撞。世界各地的人們應該共同努力,采取措施保護環境,保障候鳥和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存。
今年的主題是“熄燈,讓候鳥安全回家”,強調我們應該采取集體行動,限制夜間不必要燈光的使用,從而減少對候鳥的負面影響。(資料來源:聯合國官網、中國綠發會)
本周推薦以下數據庫供讀者查閱有關氣候變化、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