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史為鑒、以古為師,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。習近平總書記就多次指出: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,也是最好的清醒劑”“領導干部要多讀一點歷史”。國家圖書館(國家古籍保護中心)、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聯合主辦“稽古·貫通·啟新——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名家講座”。致力于挖掘館藏經典、弘揚傳統文化,為廣大公眾提供免費、終身、優質社會教育的國家圖書館(國家古籍保護中心)邀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,向公眾系統普及歷史知識,是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,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有效抓手,同時也是“十三五”期間古籍保護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中國古代歷史的分期與特征
主講嘉賓簡介:
張帆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、教授,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。主要研究方向為蒙元史,北方民族史,明史,政治制度史等;元明官僚政治制度研究,元明政治文化研究,中韓關系史研究。著有《輝煌與成熟:隋唐至明中葉的物質文明》《中國古代簡史》《中華文明史》《中國古代簡史》等。
中華文明的曙光
——史前和夏
主講嘉賓簡介:
劉緒,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為夏商周考古和田野考古,參與和承擔過天馬-曲村遺址發掘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要課題。著有《晉文化》等。
甲骨與青銅的王朝
——商與西周
主講嘉賓簡介:
朱鳳瀚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,中國歷史博物館原館長。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·先秦史、古文字與青銅器研究。著有《商周家族形態研究》《古代中國青銅器》《先秦史研究概要》等。
大一統帝國的建立和鞏固
——秦漢
主講嘉賓簡介:
陳蘇鎮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、中國古代政治文化。代表作包括:《〈春秋〉與“漢道”: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》《兩漢魏晉南北朝史探幽》《恢宏與古樸: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物質文明》等。
爭霸、兼并與社會變革
——春秋戰國
主講嘉賓簡介:
韓巍,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為西周青銅器與銘文,西周史,戰國秦漢出土簡帛文獻。從2009年初開始,先后參加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和秦簡牘的整理工作。著有《黃土與青銅——先秦的物質文明》《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(貳)》等。
政治分裂與民族融合
——魏晉南北朝
主講嘉賓簡介:
葉煒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。研究方向為南北朝隋唐史、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。著有《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》《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》《墨香閣藏北朝墓志》等。
盛世的建設和瓦解
——隋唐
主講嘉賓簡介:
陸揚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。研究方向為唐五代政治與文化史、中國中古佛教文化史、比較史學史。代表作包括:《清流文化與唐帝國》《早期中國中古文獻導讀》等。
憂患與繁榮——宋遼金
主講嘉賓簡介:
鄧小南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、國務院參事室參事、中國宋史研究會原會長。研究方向為宋史、政治制度史、中國古代婦女史。代表作有:《祖宗之法——北宋前期政治史述略》《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》《朗潤學史叢稿》等。
征服與磨合——元
主講嘉賓簡介:
黨寶海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。主要研究民族史、元史。代表作包括《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》《蒙元驛站交通研究》等。
重建的困境——明
主講嘉賓簡介:
李新峰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,中國明史學會理事。過往研究方向有明代政治史、制度史、歷史地理,近期研究方向為明代科舉與官僚文人。著有《明前期軍事制度研究》《明代衛所政區研究》《紀事錄箋證》等。
清代地方行政體制
主講嘉賓簡介:
郭潤濤,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。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,明清地方行政與基層社會控制;明清地方行政體制與運作,中國官僚政治制度與文化 。著有《官府、幕友與書生——紹興師爺研究》,《試析清代幕業經濟生活狀況》,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》等。
北大10余位大咖在國家圖書館講述中國古代史
中國新聞網
稽古?貫通?啟新——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名家講座直播預告
光明網
“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名家講座”在國圖開講
中國社會科學網
北大10余位大咖在國圖講述中國古代史
人民網-文化頻道
北大10余位大咖在國圖講述中國古代史
中青在線
2018年藏書報古保第23期9-12版
藏書報
2018年藏書報古保第23期10-11版
藏書報
2019年藏書報第5期9-12版分頁
藏書報
2019年藏書報第5期10-11版分頁
藏書報
前后夹击好猛脔死了np